找到相关内容7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土的流传

    各楼阁中,有百千美妙女,手执乐器,演扬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诸波罗蜜。时十方诸天,报监往生兜率天宫,亲近弥勒菩萨,进修佛道。  最后,释尊在(上生经)中说:“此名兜率陀天,十善报应,胜妙福处。我若住世一小...

    于凌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248578.html
  • 皈依未来大慈悲父──“弥勒世尊”

    优波离︰‘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,若我住世一小劫中,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,不能穷尽,今为汝等略而解说。’佛告优波离︰‘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,不厌生死乐生天者,爱敬无上菩提心者,欲为弥勒作弟子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348582.html
  • 弥勒净土略说

    而更神妙、更奇特之处 ,则无量无边 ,说之不尽。如佛在《上生经》中对优波离说:“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 ,若我住世一小劫中 ,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 ,及十善果者 ,不能穷尽。今为汝等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448771.html
  • 大菩提乘(三)

    朋友、同事、孩子们、妻子、仆人及工人带来麻烦。  答应了要给优等的东西,他不会给劣等的东西。布施时,他不会期望利益、尊敬、名誉或回报。除了正等正觉之外,他不会期望投生善界、富有之类的善报。他行布施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4.html
  • 法念处丁、七觉支

     在此,「择」是分析,「法」则是五双好与恶之法:善法与不善法、无可指责与当受指责之法、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、高尚与卑劣之法、清净与邪恶之法。简而言之,这五双法中的前者是将会带来善报的善法,后者则是将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649344.html
  • 慈宗弥勒法门概要认知简介

    一应“作兜率天宫观”:《上生经》云:“佛告优波离︰‘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,若我住世一小劫中,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,不能穷尽,今为汝等略而解说。’佛告优波离︰‘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,不厌生死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149405.html
  • 兜率上生道次第

    作兜率天宫观。《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》云:“佛告优波离:‘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妙福处,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广说一生补处菩萨报应及十善果者不能穷尽,今为汝等略而解说。’佛告优波离:‘若有比丘及一切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549415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3)

    言语)、身业(动作)、意业(意念)三种。佛教认为一定的业因对应一定的果报,善业善报、恶业恶报。]异熟[注释:异熟:即果报。异,指因与果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类别。熟,果熟,比喻结果。],多身共集皆见脓河,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350003.html
  • 炖煌本坛经校刊记(1)

    ”,依“明本”改。   注【7-016】“在自”,“原本”作“自在”,今改正。   注【7-017】“变”,“原本”作“自”,依“明本”改。   注【7-018】“一念恶”以下,念恶报却善,念善报却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150118.html
  • 佛教因果论的中国化

    善业或恶业在造成善报或恶报时之现验,或是「现报论」。也就是大乘《涅盘经》所说的「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;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」[33]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之类的报应呢?依一般人所知,有「积善」之因,应能产生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」之果,而有「积恶」之因,必产生「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」之果。[41] 但是善有恶报而恶有善报的情况却常常发生,如果这种情形变成常态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951030.html